大陸自駕 vs 台灣自駕 差異大解析|交通規則、車道、導航工具完整攻略

近年來,越來越多台灣旅客選擇在中國大陸租車自駕,因為價格便宜、行程彈性大、景點之間移動方便。但在實際上路之前,最重要的一步,就是要了解 大陸自駕與台灣自駕的差異

兩地的交通規則雖然有相似之處,但在導航方式、號誌規則、車道規劃與執法監控上,都有不少不同。這篇文章將從實務角度帶你快速搞懂重點,避免不必要的違規與困擾。


大陸自駕 vs 台灣自駕 差異比較

項目台灣自駕大陸自駕導遊提醒
導航工具Google Maps 為主高德導航更精準(車道指引、紅綠燈秒數、測速提醒)建議到大陸改用高德
交通號誌紅燈一律停圓紅燈可右轉;箭頭右轉燈需綠燈才能走初次駕駛要特別注意
限速規則市區 50km,高速 100–110km市區 50–70km,高速 120km,區間測速多保持穩定速度最安全
車道規劃汽車與機車共用機動車道(汽車、黃牌機車)/ 非機動車道(小電驢、自行車)高德會提醒車道違規
常見車輛加油機車多小電驢(電動車)普遍市區注意小電驢穿插
執法監控定點測速為主區間測速+攝影密集別貪快,小心拍照
加油規則滿油取還通常交車 3/4 油量,還車補足還車前記得加油

一、導航系統不同:高德導航更實用

在台灣大家習慣使用 Google Maps,但在中國大陸,高德導航才是主流。

👉 它會清楚告訴你:

  • 該走哪個車道
  • 紅綠燈倒數秒數
  • 區間測速與電子眼警示

對初次自駕大陸的台灣人來說,高德導航幾乎等於「行車保命神器」。


二、交通號誌與限速規則不同

  • 在台灣,紅燈基本上就是「停」。
  • 但在大陸,圓紅燈下 可以右轉(注意行人與非機動車),而箭頭右轉燈則要等綠燈才可行。
  • 大陸高速限速普遍為 120km,且 區間測速非常普遍,中途多設有臨時停車區,方便駕駛調整速度。

👉 建議保持穩定車速,切勿超速搶時間。


三、車道分流更明顯

大陸的交通設計與台灣很不同:

  • 機動車道:汽車與燃油機車(黃牌)
  • 非機動車道:小電驢(電動車)與自行車

如果開錯車道,高德導航會即時語音提醒「不按車道行駛拍照」。這一點對初學者非常重要,因為違規拍照非常嚴格。


四、小電驢與執法監控

在台灣多是燃油機車,而在大陸,**小電驢(電動車)**數量驚人,很多人直接逆行或穿插車流,初次自駕務必要多留意。

此外,大陸的交通執法屬於「科技化」管理,區間測速 + 攝影監控非常普遍。稍有不慎就可能吃罰單。


五、租車與加油規則略有不同

台灣多數租車是「滿油取還」,但大陸常見的方式是「交車 3/4 油量、還車補回」。

另外,租車平台也有所不同,大陸主流是:

  • 神州租車(據點多、服務齊全)
  • 一嗨租車(價格便宜、淡季CP值高)

👉 如果是第一次來,建議神州租車;如果熟悉環境,一嗨更省錢。


對台灣旅客來說,大陸自駕與台灣最大差異在於:

  • 導航工具:高德導航不可少
  • 交通號誌與限速規則不同
  • 車道分流更嚴格
  • 區間測速、監控密度高
  • 小電驢多,注意安全

只要熟悉這些重點,再加上提前申請好 臨時駕照,在大陸開車其實非常方便,也能讓旅程更自由靈活。


推薦延伸閱讀

返回頂端